搜索
热搜: 2017 报名 讲座
楼主: Art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庐山艺术特训营师生赴马来西亚采风写生专辑

[复制链接]

15

主题

334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256
171#
发表于 2009-10-18 22:48:00 | 只看该作者

梅老师,你的文章太有感情了,

像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172#
发表于 2009-10-19 14:14:00 | 只看该作者

庐山西海的清晨

(图文 梅曙平)

昨晚滴落了零星细雨,清晨的湖畔透出阵阵可爱的新绿。湿润的远山愈发朦胧。几枝芦苇在迎风招展,一些不知道名字的花儿藏在草叶之间,在人们每天经过的小路上自开自落,花瓣上,草叶间还停留着几粒晶莹的雨水。寂静的湖面荡漾着细微的绿波,几只停泊的木船,在熹微的晨光里悠闲而轻微浪动。耳畔依旧是婉转的鸟鸣和虫声。几只八哥停栖在湖边的草坪上,一会儿扑棱棱飞向远方的天际,一会儿又飞回来四下寻觅,没有片刻消闲。

在白露清晨嫩寒中,有一种田园湖色的独特清境。只有我跨着相机东张希望,样子有些可疑。我四下里寻找合意的画面,不一会儿,对岸划来一只小小的鱼划子,那是湖湾人家特有的家什,我立马将镜头对准了它,刚开始有些远,主题不突出,我耐心地等待,等它一桨又一桨地临近,渐渐可以看清划子上人物的面目,我构好图,迅即地按下快门,自我感觉这张不错,就吹着口哨,望回走,看见芦苇在晨光里委实可爱,虽然前不久拍了不少,忍不住又取了一些画面。

由此就有了特训营一组新的风光图片,我想发到网上,让更多想了解特训营的同学,能够从方方面面对庐山西海艺术特训营有一个较全面的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6534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521
173#
发表于 2009-10-19 15:05: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要经常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304
174#
发表于 2009-10-19 17:24:00 | 只看该作者
梅老师不但文采好,拍的PP也很赞啊,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5705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141
175#
发表于 2009-10-19 19:55:00 | 只看该作者




一年三百六十日,赏心那似春中物。

草迷曲坞花满园,东家少年西家出。

绿水满河生杜若,暖云将雨湿泥沙。

绝胜老宅门前道,车骑西风拥胡笳。

我们紧握手里的梦 挥洒仅有的时空 我们畅饮阳光的温柔 甘甜爽口 紧紧相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5705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141
176#
发表于 2009-10-19 20:09: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我们紧握手里的梦 挥洒仅有的时空 我们畅饮阳光的温柔 甘甜爽口 紧紧相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495
177#
发表于 2009-10-19 20:19:00 | 只看该作者


在人居的时空里,宗教渊源流长,一方水土有各自的宗教,这是精神的皈依。

林间有两条小路, 我选择人迹罕至的那一条, 那使得一切都变得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178#
发表于 2009-10-20 13:09:00 | 只看该作者

郎静山摄影作品欣赏

郎静山的集锦摄影,仿国画、重意境、师古法,在形式上模仿传统国画,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为媒介和熟练的黑白灰三色,描绘丰富多姿的黑白意蕴,融神气韵为一体。而题材和主题意趣,则多取自古画、古诗词,因此郎静山的集锦摄影是中国绘画风格和摄影技法的统一,既是阳刚美和柔韧美的交融,又是自然美和与艺术美的结合。既具有个人的艺术风格,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正如美国摄影学会会长甘乃第(Kennedy)所指出的:郎先生为中国人,并且又研究中国绘画,所以他是以中国绘画的原理,应用到摄影上的第一个人。

   一幅集锦摄影作品的制作,从取材、构图、曝光、接合、重叠十分不易,成功与失败全凭摄影家的艺术技巧和功力。在郎静山的作品中,图片间角度、光线、透视排列与景物时序的关系,都力求符合人们对自然的视觉观念,景物的排置以视觉印象为依据,力求突破呆板的镜头规律限制,仿佛国画中的构图布局,无论背景远近往往都是同样清晰,对主体及宾衬体关系惟以繁简、浓淡区别。在接合底片时,尽力寻出它们相通的脉络,避免出现硬接的痕迹。郎静山在制作接合景物时,多用散光点镜头,将光圈收小,用少许散光放映,照片色调显得格外浑融。如以网线版加在感光纸上套放,补救两底之间的接合痕迹,会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他的《松鹤长春》佳作,是用四张底片集锦合成。“山峰”取材黄山,“松树”取材上海,“山坡”取材苏州,连同仙鹤四景集成,历时33年完成。

  而在摹仿国画横幅长卷的《湖山揽胜》图,是郎大师生前作的最有代表性“集锦摄影”作品。原作尺寸为132×18公分,于1982年完成,1984年6月在香港《中国摄影艺术作品展》展出。此照是山水集锦巨构,可说是郎大师运用国画山水的构图方式,巧妙地运用在集锦作品上,从画面最右边的凉亭老翁远眺层峦云雾,到近景的奇石丛树,左边的孤舟,远处的村落及湖边倒影,这幅美丽的国画山水景像,就如同大师一生胸襟开朗,宁静与世无争。作品中的景物,据郎静山先生所记:右起为法国巴比松树石,接着为南朝鲜亭榭(亭中持书者为画家张大千先生),江西庐山含都鄱岭山坡,张大千在巴西的庄园———八德园上界三峰之石,黄山西海之峰(画面上半部),菲律宾碧瑶之树(画面下半部),法国名胜处之石,最后为南京玄武湖之畔。这幅作品完全是用传统摄影方法,用多底片在暗室多次曝光集锦合成,可以说是“集锦”之高峰。该作品曾于2005年在香港以82.86万元拍出,创下其作品拍价的纪录。







(齐白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179#
发表于 2009-10-20 22:44:00 | 只看该作者

特训营外师造化 内法心源

老子“道法自然”思想以其博大精深的思辨内涵,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繁衍,已辐射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国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都深深打上了道家思想的烙印。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母。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因此说:“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应该遵循“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特训营是从事艺术活动的空间,它打坐在大自然的怀抱,在自然中远足,在荒岛上求生存,在庐山写生,在横路采风,甚至到马来西亚,到巴黎,都是为了亲近地理上的自然,只有亲近自然,内心才会有浩然之气,才有可能接近艺术的“道”,艺术最要不得的是“媚俗”与“欺世”,那都是因为离自然而然太远的缘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330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06
180#
发表于 2009-10-20 22:45:00 | 只看该作者
自然的生命——
  在湖湾的涟漪上,在向日葵的金黄里,在冬泳的畅快中,写下一个真诚的词语:性情!
  葳蕤的草木,赵鑫珊説比建筑还要伟大,因为它是上帝造的,而建筑是人建设的,可从事手绘艺术的人啊,你就是自己的上帝,你要知道,你的创造,独一无二,不可复制,你同样掌握着秩序和法则。但是,你必须与眼前这棵树,与山间的那块土地,与空气、阳光发生关联,你的创造依然受到最高法则的限制,你在艺术中得到新生,你以艺术表达人与空间的关系,你从生活中来还要回到生活中去,切开巨大的根系,虬枝交错的景象,删繁就简后,直指人心的艺术,必须在错觉中还原客观的真实,因为你是手绘设计,是与建筑装饰紧密相连,因而,你的艺术不是梵高的向日葵,可以大胆地涂抹色彩,你坚持心灵深处的渴望与奋争,再以温和的微笑去与人们交流,不能天马行空,来来往往!
   但是,你要坚信,马克、彩铅、水彩勾兑的世界,都会化作美好的愿景,都会与青枝绿叶、红花香果,一起营造一个崭新的人文空间。









(上图为庐山艺术特训营的自然风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792-8586998

总统家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日:08:00-22:00

总统家微信

©2014  九江总统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赣ICP备17005700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总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