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2017 报名 讲座
楼主: 一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丰良3年的绘画历程

[复制链接]

0

主题

21

帖子

109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91
101#
发表于 2009-11-14 10: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77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37
10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20:11:00 | 只看该作者

自然像本书,需要我们去读

自然像杯茶,需要我们去品

观察事物不能只关注它们表面的形式和外在的偶然,更重要的是到非物质领域去寻找其内在声音、内在碰撞和它们内在生命的张力,去挖掘其内在价值,使一些表面"没有生命"的物件具备内在活动的高度,赋予对象鲜活的内容。寻找物与人、物与物和人与人之间的共鸣。作为一个艺术人,我们这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责任。这个职业要求我们去引导人们,从另一种角度,另一种思维模式去观察和思考这个世界。

最近,都比较清闲——由于学生里面感冒发烧的比较多,在非常时期,就采用非常手段,放了一个星期假,天气也比较晴朗,经常带着相机出去寻找一种感觉,思考一些问题。走进那些老房子,一些已经被废弃了。用手轻轻的触摸,经过多少年的风吹雨打,留下多少历史的印迹和伤痕。试着去寻找它几十年前的喧哗,那些欢笑声彷佛还弥散在空气中,而人们早已将他抛弃,变成废墟,变得如此荒凉,只有少有的艺术人才会去凝听它的美。而这些让我陷入一种沉思:一面墙、一扇门、几级石阶、一扇窗、一条石板路、一片长满草的平地、近景、远景、转角、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来形成的投影和强烈对比的阴阳面,这些融入在一起构成一种理想的空间。独立的元素构成不了美,必须把很多元素摄入和协调起来,才能把物态发挥到极致,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读、去思考。外在的界定只有在它最富表达力地表现出形式内在内容的时候,才是绝对恰当的。而大自然在绝大数情况下充当了这个设计师的角色。我现在所处的这个环境给了我一个真正意义上解读大自然的条件和机会.

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沐浴着冬日里的阳光,享受着这里的平和时光;踏在老街的石板路上,聆听着它那动人的旋律,细细品味着其间的韵味。走过一个转角,给你带来的会是一个惊喜;推开一扇门,迎接你的会是一个笑脸;透过一扇窗,展现在你面前的会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说的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人生短短数十载,什么才是生命真正的意义之所在,这个问题在当今喧嚣的社会变得扑朔迷离。这就需要我们重返生命的本源,从生命的本源审视其价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自己的信仰,保持一双灵魂的眼睛始终审视自己的内心,我们才可以做到宠辱不惊,把握住自己内心真正的愿望,建立一个强大的内心,内心强大了生命才会有张力。

一群老百姓,拥挤地坐在那里看什么呢?原来是在观看当地的戏剧表演。强烈的太阳关从天顶挤进来,爬到观众的身上,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给人们的心里送去一丝暖意。站在我这个角度看过去,显得别有一番韵味,我们不难想象在这样的空间里面,会带来多少的遐想,是什么让这么多的人聚精会神的去观看,这就无形中引导我们不由的走进这个空间去探个究竟,戏台背对着大门,采用了空间设计里面“藏景”的手法,不让其一下子暴露在眼前,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当我们踏入大门穿过戏台下面的过道一股阴凉的感觉,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戏台悬在空中,达到了空间的重复使用。戏台下面的阴暗跟观众席上的阳光互补。《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因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周易》:“一阴一阳谓之道”。表达了中国传统思维中“气”的概念。而当走出戏台下面的走廊,视野一下变得开阔,刹那间就能沐浴到冬日的阳光。一阴一阳、一挤一松。这瞬间的变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们可以闭着眼睛静下来,发挥想象力,好好去感受一下这样的空间。

《门》.作为一个艺术人,就不能像平常人那样去审视世界,换个视角,去挖掘事物的内在美,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去引导世人去捕捉美,给人的心底送去光明。这栋苍老的建筑无时无刻不在发出它的内在声音,但有多少人去聆听...在横路老街一扇普普通通的门,当我们从内心去审视它,重塑它内在精神价值,不难发现其隐形结构,从而造就了它位于物质形态之上的内在实质和价值。门外一年四季不断更换的画面,而门内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又要去思考。“门”这个概念到底包含了多少?孕育了多少?



走在石门老街小巷子里,像这样的场景到处都是。脚踏着石板路,走过一个一个得弯道,来到这光明与黑暗的交界处,远处依稀显现出街道的转角,是那么的神秘,让人忍不住走过去,看看转角那边的世界。古老的街道在阴影的笼罩下,让人捉摸不透,更加突出了它的韵律 。这种转角的运用在建筑里面起到了藏景的,同时也把所有的建筑连成一体。

偶然地穿过一条非常狭小的巷子,在这偏僻的小山村里,惊现一赋有哲学内涵的枯水庭院,着实让我大吃一惊。水井、石头、盆景、树、枯木、天井、入口和阳光,让我在这里矗立了许久。

思考不能停止,上厕所的时候,透过土墙上的洞看到看外面的场景。墙壁上的洞如同取景框,把外面的风景切割成一块块小局部,形成不同的画面,每一幅都很美,强烈的光线射进来,形成鲜明对比。也算是生活的一种小情绪


漫步在乡间小道上,眼前展开的是一派大和谐的画面,心灵得到彻底的放松,和大自然一起沐浴着冬日里的阳光,人也不知不觉融入其间,理想的生活,一切烦恼尽随风散去,留下的只有开心、快乐、幸福、充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77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37
10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01:59:00 | 只看该作者

用手轻轻的触摸,它们经过多少年的风吹雨打,留下多少历史的印迹和伤痕,试着去寻找它几十年前的喧哗,那些欢笑声彷佛还荡漾在空气中。人们早已将他抛弃,已变成废墟,如此荒凉,只有少有的艺术人才会去凝听它的美,而它无时无刻不在发出它内在在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77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37
10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02:34:00 | 只看该作者

从石门步行一个多小时来到这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在这样的环境种漫步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我们在路旁几栋老屋边驻足,这就是一户人家大院的入口,没有门,相信也不需要,围墙是用砖头和石块垒成的,没有经过刻意的设计,就是主人自己完成的,一边高,一边低,砖块和石头也是大大小小的,但放在这个环境里它们却显得那么和谐。走边用弯弯扭扭的木头做了一个晾东西的架子。透过这个门看过去,右边的主屋,形成很大的块面;院子中间放了一个三角架;一道一米来高的围墙,也是用石头垒的;再往远处看是与住屋连在一起的厨房;厨房后面是一篇茂密的竹林。走进院子,阳光顶着头顶直射下来,视线顿时豁然开朗,这种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地面没有铺水泥,是泥土。院子里面一群鸡在和一种狗在那里晒太阳,主屋的大门面向一片开阔的稻田。这样的居住环境,没有奢华的装饰,但却特别符合人性的需求,也是一种理想的居住环境。主人也特别纯朴、热情,我们画画的时候给我搬凳子,还拿来开水和花生。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性格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77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37
10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02:50:00 | 只看该作者

石门老街旁建在稻田里的一栋独立的老屋,这房子最特别的地方在它用木质的天桥把主屋与偏房连接起来,天桥从主屋的阳台引出,做得简单大气,造型上很漂亮。墙体是用大块的泥砖垒起来的,墙面上的投影也特别漂亮,透过小巷看到不远处的老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77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37
10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03:04:00 | 只看该作者

右边的建筑是猪圈,在乡村连猪都能享受这么理想的空间,感叹!!!


去石门马路旁的的村庄,这个小村落坐落在几棵几百年的老树下有一棵银杏树估计至少也有5、6百年的历史,在这样的空间里面走着都能感觉到快乐和幸福,在这样的空间里居住的感觉可想而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77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37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03:33:00 | 只看该作者

暑假在二期写生的特训营万人大课堂两种不同气氛对比


躁动


平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77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37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00:08:00 | 只看该作者

刚刚画的,第一幅不太满意,就又画了下面一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77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37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17:01:00 | 只看该作者

水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77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37
1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08: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792-8586998

总统家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日:08:00-22:00

总统家微信

©2014  九江总统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赣ICP备17005700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总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