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2017 报名 讲座
查看: 18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哲学与设计的本质统一性 (三)

[复制链接]

20

主题

41

帖子

48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1: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情怀结:如果说上面的塑造是一种手段,一种目的,一种经验的话,那这里的情怀则就是取消手段,没有目的,纯粹的先验结构。在上面我们很概括很粗略的说了中国圆性哲学和西方逻辑哲学的状态。这两种哲学在方法论上是完全不一样的,从而得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是不一样的。西方强调是天人对立,中国是天人合一。西方相信人的原罪说,中国则相信人本善。西方是神的信仰,中国是人的信仰。西方走的是条从人化到神化的道路,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神的大量糅合。从《圣经》到《浮士得》,从《荷马史诗》到《失乐园》,都是神和人相互区分。神的地位在西方是独立的,不可代替的。神由古希腊的众多之神走向了唯一的上帝。神和人的等级明确,人不可能跨入到神的区域去干涉,更不可能去和神发生关系,西方是在瓦解人的基础上来建造神的台基。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走的是条从神化到人化的过程,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都是神具备人的品行。从《八仙东游记》到《西游记》,从《水浒传》到《红楼梦》,都可以看到神向人的过度和转化。神在这里面不会是唯一,不再是森然而立的。而是充满着人的喜乐和忧愁。特别是在大量的民间故事中表现的更是明显。在《白蛇传》和《天仙配》等故事中,仙女和妖精都爱上了人间的凡人,而且还生儿育女。这本身就是对神的讽刺。神居然也和人一样有爱,而且爱的情不自禁,难以自拨!而这居然还得到大众的认可。认为神就是有爱有恨的,有惧有怕的。还有就是中国人对皇帝的盲目认可。从对神的敬畏到对皇权的膜拜。从而使人对神的尊严走向了世俗。中国则是瓦解神的台基来建构人的自身。

但综观西方和中国乃至所有的哲学,其内在的深层意识乃是对人的本质思考,而这思考应该是对人有着深深的眷恋和关爱为前提的。很难想象,如果一个思想家抱着世界的何去何从与我何干的消极狭隘心态,他会有什么伟大的建树?因此,哲学思考的前提必然是超越自身的功利,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智大勇为必要条件的。这种关怀是对人类文化的命运,人类自身的建构为导向的。只有爱人本身,才会不遗余力的进行思考和审核,才会呕心沥血的反复求证和身体体验。富兰克林在大雨中,用铁丝来放风筝来求证雷电的秘密;诺贝尔一次次在爆炸声的火药中反复实验,都是为了更好的为整个人类做应有的贡献。哲学的这种关爱(注:这里说的哲学已经不是人的一种具体的思维活动,而是指整个人内在的驱动创造力而言的方法论),我归结于是种情怀。这种情怀总是和伟大的,不朽的直接挂钩。但作为哲学的关爱同样也对人自己提出了严峻的考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应该是哲学的终极关怀。这种拷问是带着普遍的悲剧性,因为这是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正是有了这关怀,所以哲人能耐得住寂寞和孤独,所以哲人会选择独处和孤傲。我们不了解但我们却应该了解,我们不效仿但我们又神往。哲学的存在确实是人认识到自己的一面镜子,是人对自己进行内心深处洗涤和反省的必要通道。人的本身由于自然的规律性而使得生命本身充满着未知和无常。而这种未知和无常则是每个哲学家随时都要思考和面对的。由于生命的未知所以哲学家开始告诉人自己的无知,由于生命的无常所以哲学家劝告人要珍惜和善待自己。哲学家的孤独为人类换来了深刻,哲学家的寂寞为人类赢得了价值。但在深刻和价值的反面却是哲学本身的悲剧。所以,真正的痛苦和快乐就融为了一体,而这本身就构成了哲学的普遍矛盾。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哲学的这种关爱情怀并不是人情感的极至。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介入一种比哲学情怀更开阔,更无私的情怀。它就是宗教情怀。介入宗教情怀并不是为了证明哲学情怀的不足,而是单独从情怀的角度来论证情怀本身。

作为以拯救万民,普度众生的宗教来说。其情怀的悲剧性更深刻,其情怀的真实性更显眼。它比哲学情怀更让人震撼,让直指人的心灵。哲学情怀是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性别和种族的,但宗教情怀则超越了生和死,超越了人和万物的界限,也同样超越了时空。宗教情怀关注的不仅仅是人本身,它从人心出发进而直射整个宇宙自然。有机体,无机体,好的,坏的,善的,恶的都是被宗教关怀的对象。除去宗教派别,从宗教本身来看,几乎所有的宗教就是为了向善。结善缘,修善果。西方的原罪其实也是在对善的追求上建立起来的。而善的前提就是要爱。爱就是要悲天悯人,拯救众生。最后到达天堂或者极乐世界。而人则可以成佛。在这里,佛不是真实存在的实物,而是心灵能达到的一种境界。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并不是说你放下了屠刀就变成一般了解的佛了,而是说你放开了自己的心性,使的心灵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这种境界在内心深处就是爱,表现在行动上的则是更高的自由。关于自由我们在后面要论述。但是正因为这种情怀的使然,使的我们可以超越知性而到达理性的层次。如果用经验,先验和超验的思维来对应的话,那这情怀对应的就将是先验。它为更高层次的超越将做必要的充分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792-8586998

总统家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日:08:00-22:00

总统家微信

©2014  九江总统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赣ICP备17005700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总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