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十天行》
2009年3月6日我有幸与二十几位设计师、艺术家同行,赴柬埔寨考察写生。对柬埔寨的印象,我还是在孩提时代从电影新闻里的只字片言中了解,它是东南亚社会主义阵营中一员,仅存西哈努克亲王那虔诚的笑靥,是个多难的国度,近几年才恢复建设。此后的十天却让我想不到这个早在北宋前就对我大中华进贡称臣的南蛮潘属国,竟有如此连中原都自叹不如的辉煌文化。
2009年3月6日晚我们到达柬埔寨首都金边
进入柬埔寨的第一眼却是满目苍凉、浑暗污浊的金边街道,熙熙攘攘看不到红、绿灯和警察,汽车、摩托车、人力车和人慢条斯理的走在各自“想”走的道上,行进缓慢,难怪第二天我们约定上午八点出发的大巴十点多尚未见到。(图1)我的第一顿饭就在这街边大排档吃的,虽有许多异域小吃却让我吃的不安,旁边站着许多衣衫褴褛的乞丐,以虔诚友好的微笑默默望着你,但从不向你伸手,让你不因她们的贫穷而为她们的虔诚也要自觉掏腰包,海关的工作人员以同样的“虔诚”让我拿出10元人民币。在柬埔寨小费是很平常的事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是一种礼节和交往,就像当年西哈努克亲王得到中国政府资援后有着同样的“虔诚”。
2009年3月7日上午我们开始“浏览”金边
第一站金边“塔山”公园,一个公园式的寺庙,或者是一个寺庙式的公园,虔诚的信徒和闲暇的游客同在一方土奉佛、漫步,山坡上一群野猴子大大方方的向游客要着吃的,它们似乎比人更向这里的主人,猴子在柬埔寨的定位相当于印度的牛。
出了“佛”地我们又进了另一个“圣”地——皇宫,金边的皇宫是1848年建造的,象是个奢华的寺庙,整片金碧辉煌的建筑有着小乘佛教的装饰风格,(图4)皇宫目前仍有皇室成员居住,现任国王(西哈努克之子)每日中午还要在皇宫办公两个小时,此时我们也只好回避。(图5)
我倒是对皇宫旁边的国家博物馆感兴趣,里面存放着许多昔日古高棉文物,大部分是石雕,佛头、仙女、雕梁花柱等,在我眼前展示了一幕幕古高棉的兴衰史,也象是读一本没头没尾的书,更有迷疑求解的神秘。这些文物原本是被盗卖到国外的,后因联合国某组织为了保护柬埔寨古文化遗产将其定为非卖品并收集归还的。我国颐和园的兽首在法国公开拍卖,竟不见什么组织站出来保护。
下午我们延着湄公河岸伴着夕阳徒步回酒店,河边纳凉的人群为湄公河增添不少景色,有全家一起带着晚饭出来纳凉的,有各种小吃叫卖者,有各国游客,有僧人、乞丐,有一群群光着油黑膀子踢藤球的年青人……河边邻街有许多殖民时期的柬、法合一的餐厅酒吧,绚丽的红色和的古高棉特有的浮雕,(图6)衬托着法式家具、餐具,伴随着就餐的外国旅客,在这烈日炎炎的夏日另有一番情调。曾经趾高气扬的西洋人的后裔,而今已平等的融入这片土地;可见文化、种族的差异并不影响它们的融合。(图2)(图3)
磅同的棚酸纳村寨村口~~寨子里几乎全是女人和小孩,闲座着和戏闹着,男人们去“狩
猎”了吗;他们生活简朴,所幸的是上天赐于他们眷顾......
皇宫侧门附近两棵“大树”十分夺目,正午的阳光向绿色的大地铺撒着金色的盛装,
满目苍凉的金边街道,从尘土飞扬的气浪中让我领略了东南亚热带特有的“热情
金边寺庙旁的街道与“皇宫”不远,“宗教、权力、金钱”同等而立
金边寺庙后院殖民时期的法国建筑闲暇而幽静,出了后门却是凌乱不堪的杂货摊,可见“静”与“闹”只是一线之隔。
金边皇宫一整片金碧辉煌的建筑物让人目不暇接......
金边街边有很多类似这样殖民时期的柬、法合一的酒吧,绚丽红色的古高棉特有的浮雕衬托着法式家具、餐具,伴随着就餐的外国旅客,在这烈日炎炎的夏日另有一番情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