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和设计是人有意识的两条通向自由之路的最佳途径。应该说,在知性的层面上,哲学和设计是两条殊途同归的不同渠道。虽然都是从同一个目标前进,但存在方式和展示方式都极不相同,甚至会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在上面对艺术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哲学和设计必然要在艺术的催化下才能达到共同的融合,这其实也就是二者要在审美的要素上才能达到的自由方式。因此,这也是我们前面论述到达绝对自由的两个判断之一——审美判断。 关于审目的判断,这应该是设计和哲学的更为相同的内在因素。顾名思义,所谓的审目的判断就是以目的来明确方向和方法。哲学和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人的最后自由而进取和努力。因此,这也是二者最深层次的本质统一性。在目的论中,设计是作为行的具体方式来体现人在活动层面上自由,而哲学则是人在心灵的层面上来获得的自由。这两者也分别对应着物质和精神的两个同领域。谁也不能否认,人的全面提升和自由发展必然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极大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人的全面自由也必然是哲学和设计的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不光是简单的方法论和自由论,也不是单纯的目的论和归纳法,而是客观和主观的共同的发展规律。 结论:文章进行到这里,应该可以告一段落了。回顾上面的全部内容,都是在围绕着哲学的思和设计的行来探讨二者内在的深层本质性。在上面的三个特征中,塑造说应该是最外在的,而情怀结是最内在的。自由论是最后的目的。作为主体的人来说,对人的情怀是必须的,而作为思和行的结果来说,对人的塑造则是必然的。这论述的第一部分,主要是针对哲学和设计本身来做简要的概述,并把其对人的塑造作最直接的对应。在第二部分,则融入了宗教的学说,以宗教的至善情怀来呼应哲学和设计的情怀。其实在这里,同样是情怀,但还是有层次的。宗教的应该是最无私,最广阔的。宗教的情怀是人生命现象出发的而涉及到整个宇宙。哲学则是从人的主体出发“我思故我在”进而扩散至自然和宇宙。设计是从人的需求性出发而涉及到环境和物质。但没有深入到宇宙中去。这三者分别对应着人的求善,求真和求利。而这背后就是求爱。于是,情怀结其实就是人对爱的体验。第三部分的自由论则揭示哲学和设计的共同方向,这也是人类所有努力的方向。这里面加入的艺术的部分论述。对艺术的论述也是人求美的过程。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整个追求过程就是由真、善、美、利和爱组成。而这五求的融合也是实现天、地、人、神、物的必然因素。在这文章中,我们几乎都绕过了具体的事件和生活性的效果来直接从先验性的高度来直接观照的。作为人实践的最高度,是好是坏我个人无须评判,但所做的努力或许可以说明人的能动有限和无限的统一。特别是第三部分前面用三种心性发展模式来对应人类实践发展模式,应该说是个尝试,同时也希望是种创造!
文剑写于06年12月21日龙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