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家

标题: 古女子的诗情画意 [打印本页]

作者: 兰色恋歌    时间: 2005-12-17 15:40
标题: 古女子的诗情画意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酒意待情谁与共,沮融残粉花钿重”。这是李清照的半阙词《蝶恋花》。每当读过,一种宁静的清雅感觉便涌上心头,复古了女子那种“静”的心态……



作者: 兰色恋歌    时间: 2005-12-17 15:41

用“小女人”来形容中国古代女子无疑是概括性最强的一个词了,一个“小”字,把中国古代女子的谦卑描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女人是一种柔脆的,感情丰富的动物那么中国的古代女子便是其中的“典范”。特定的社会环境所致,她们所受到的不仅是情感的拘禁,还有伦理的的束缚。她们天生便是怯弱的一方,没有反抗,只有屈从,她们所受的是“三从四德”的教育,在她们的思想中,女子无才便是德。



作者: 兰色恋歌    时间: 2005-12-17 15:41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从孟江女哭长城到李香君为爱而亡,中国古代女子的坚贞不渝又岂是一块贞洁牌坊所能诠释完整的。这点倒很值得处于现代文明的我们反省,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精神是否已经沦陷,现在分分合合,聚聚散散的爱情究竟是一种自由解放,还是爱情的变味?周遭还有几人可为爱情而付出许多,更别说自已的生命了,爱情的已被亵渎得只剩辉煌的台词,是该说现在的爱情比古代幸福呢,还是古代的爱情比现在神圣呢?不解。但应引起深思……



作者: 兰色恋歌    时间: 2005-12-17 15:43

悲悲戚戚,听着琵琶女一面低眉信手续续弹,一面说尽心中无限事。少女时期秋月春风等闲度,而人老花黄时却门前冷落鞍马稀。悬殊的对比,无尽的失落,而其中又有几人能找到情投意合的人相伴一生呢?恐怕多如琵琶女般只能在清冷的夜中轻抚传琴,自叹生平吧。其苦闷与压抑难道只是因为她们多愁善感而致吗?



作者: 兰色恋歌    时间: 2005-12-17 15:44

当时病态的社会造就了中国古代女子的地位,今天我们所能知道的,仅仅是一些有载可寻的名人,而那些平民女子,她们的日子又是怎么过的?是每日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还是放舟灯许愿上天赐给自已一个如意郎君呢?抑或终日忙于琴棋书画而使日子充实自得?想必这也只是富家小姐的特权吧。那些市井小女唯有接受命运的安排,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许只能嫁个没有感情的人将一生幸福完完全全地交到了别人手中。更可怜的是卖身葬父抑或被卖青楼,一旦遇人不淑或是跳入火坑,恐怕输掉的不只是青春,而是一生的命运。



作者: 兰色恋歌    时间: 2005-12-17 15:45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就其态势而言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力衰弱,以和亲委屈求全,以结好蕃邦;另一种则是国力强盛威震四海,以和亲安抚边远之邦,有赐婚的意味。前者是持卑微之姿,利用女性的美貌和柔媚,来缓和战场上的冲突;后者却是趾高气扬,宣展大国之姿,用亲戚关系来笼络感化疆外野民。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就是后一种和亲情况的典范。



作者: 兰色恋歌    时间: 2005-12-17 15:45

 中国古代文采飞扬的女作家瘳若晨星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短短三句话,居然就构成了她们的一生。在今人看来,她们的生活是乏味的,是空虚的,似乎她们的一生只是繁衍的工具,只是男人的附属品。旧的传统道德模式和价值观念造就了中国古代女子的自卑、被动、迁就。她们不善于表达自已的意见和独立地处理问题。她们常会自觉地迎合别人的意见。这种依附心理与不自主性,甚至使一些女性表现出孤独,狭小,不与人交往,封闭自我。



作者: 兰色恋歌    时间: 2005-12-17 15:46
令我们感到悲哀的是,众人对于中国古代女子的认识似乎仅仅局限于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而她们的内心深处的灵魂,却鲜有人去挖掘,可是她们毕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她们的内心必定不甘如此惨白,哪怕是灰色,也算是一种填充。
作者: 扬子    时间: 2005-12-18 09:59

你介绍的很好啊!!掌声鼓励!!呵呵!那个图片是画的吗??如果是画的,那好强啊!!


作者: 鬼手    时间: 2005-12-18 14:43
古典美女,稀饭死了
作者: 洗尽铅华    时间: 2005-12-22 09:31

真的好。美女呀。顶了


作者: gaoxuan    时间: 2005-12-25 17:46
hao
作者: fantaotao    时间: 2005-12-27 12:16

美.


作者: 兰色恋歌    时间: 2005-12-28 15:25

身处大都市的我们

越来越忽略了中国女性传统意义的美了

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现代、所谓潮流的东西

难道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却还抵挡不住这几十年的“西化”主义么?


作者: 假面阿天    时间: 2006-1-3 14:38

顶!!!


作者: 风之彩翼    时间: 2006-1-11 17:38

美图

美女……

喜欢工笔??


作者: 一个农民    时间: 2006-4-28 20:25

顶啊


作者: 塘人街    时间: 2006-5-11 12:51

图美 人 更美啊!!!!!!!!

顶!


作者: 井底的虫子    时间: 2006-5-15 20:32


作者: 西子湖的晨曦    时间: 2007-1-6 13:15

不错 很维美,很诗意,很典雅 我喜欢


作者: 阿奇    时间: 2007-1-6 22:38

这是赵国经王美芳的工笔画,主要是画古代仕女,在现代中国人物工笔画中有自己的特色。国画传统大致以表现方式分为工笔和写意,且工笔技法成熟早于写意。以表现对象大致分为人 ,山 ,花。当然还有现代的五花八门的画法。不过,传统的艺术博大精深,够人们去挖掘,在此基础上确切的说是出新,不是创新。呵呵,看到了就聊两句,我是学国画的,攻人物专业,因为国画帖不多见,支持一下下,呵呵,不过,图有点小,不知是临摹之作还是。还是支持。呵呵


作者: helen980    时间: 2007-2-2 10:56
好美啊!
作者: 青花    时间: 2009-11-13 11:05





欢迎光临 总统家 (http://www.ztb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